返回首页 >

河海长兴 幸福利津|唤醒沉睡的盐碱地 探秘利津汇邦渤海农场的“生态魔术”

2025-04-05 22:42   海报新闻

  “盐碱地改良不是蛮力开荒,而是与自然规律的智慧对话。”技术负责人向记者揭秘三大核心科技:一是立体排盐系统,埋深0.7-1米的暗管以8-10米间距密布,配合低于暗管1.5米的集水沟,形成“立体排盐走廊”。这套系统不仅让每亩节水70%,更兼具防洪排涝功能,去年雨季经受住暴雨考验,护住即将成熟的玉米。

  二是智能水网革命,3座水库、3.6公里PE管线与22套水肥一体化设备,将传统黄河提水灌溉升级为“农田自来水”。记者测算发现,单次灌溉用水从200立方米锐减至15立方米,配合无人机植保,现代农业的精准跃然田间。

  三是分层治理策略,对4‰-6‰重度盐碱地实施深耕破板结,对2‰-4‰中度地块采用深松断毛细,辅以5000吨有机肥改良,如同为土地调配“营养套餐”。农技员捧起改良后的土壤:“你看这团粒结构,蚯蚓都回来安家了。”

  土地重生背后的民生账本

  在项目带动下,昔日的“撂荒地”正书写着多重效益:

  单季变双季、亩产翻番的愿景逐步落地。据测算,项目区年产值将突破900万元,玉米亩均收入从800元飙升至1800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隐形粮仓”。化肥用量腰斩至130斤/亩,节水节肥技术让农田告别“大水大肥”。正在操作水肥一体机的老李笑言:“现在种地像用手机,点点屏幕就能精准施肥。”

  同时,通过“企业+农户”模式,5000亩闲置土地被激活,200余名村民变身“农业产业工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65岁的王婶在田间除草:“没想到盐碱地也能让我领上工资!”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