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针”下解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基层治理新图景
2025-04-08 08:27 海报新闻
夜幕笼罩,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盛苑小区里,一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的“悦享驿站”服务队,正常态化开展夜间巡逻工作,用脚步守护着社区平安。这,正是胜利街道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体现。当社会治理的“绣花针”遇上群众需求的“千条线”,胜利街道以“四邻同心”实践,勾勒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美好模样。
破题:从“盆景”到“风景”的治理蝶变

在锦华社区幸福工坊,李燕梅专注地为社区老人缝制坐垫,缝纫机声中藏着基层治理的变革密码。“居民参与固化、服务项目难持久、多元需求难满足”,在发展过程中,胜利街道遇到难题巧妙破局——以党组织为核心,凝聚社会力量,打造四邻责任社区。通过建立近千人的社区能人库,街道开展幸福庭户建设行动,把民间高手纳入治理网络。“老夏茶铺”的调解能手、“针心针意”的巧手阿姨、绣德景园的园艺达人等“土专家”纷纷出力,让治理从“街道独唱”变为“社会大合唱”。
立制:构建治理生态的“四梁八柱”
基层治理要持续发展,机制创新是关键。胜利街道在培育社会组织上妙招频出:制定全省首个社区社会组织动态扶持管理办法,建成市级首个社会组织服务与发展中心,形成完整培育链条。

锦苑社区的“V笑益起来”公益组织就是受益者之一。这个以“6070”老人为主的组织,借助街道的公益创投平台,承接了26个服务项目,从5人兴趣小组发展成5000人的专业团队,离不开街道培育体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