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多地探索“游烟”治理:行走中的烟味困扰如何破解?

2025-04-10 19:19   海报新闻

  新加坡在控烟方面的举措堪称全球典范,其严格的禁烟政策与严厉的处罚措施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早在1970 年,新加坡便兴起了禁烟运动,依据《特定场所禁止吸烟法令》,诸多场所明令禁止吸烟,涵盖建筑物、食品店、交通站点、公共服务设施、运动和娱乐设施等。至2018年,新加坡禁烟的范围再度拓展,已囊括电影院、娱乐中心、幼儿培育中心、运动场所、工厂和政府学校等地,此项法令于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新加坡政府通过划定专用吸烟区、加大执法力度等配套措施,既保障了非吸烟者的权益,也为吸烟者提供了合规的吸烟空间,体现了公共健康管理与个人权利保障的平衡。这种系统化、精细化的控烟模式,使其成为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成功范例。

  以上国家和地区的控烟实践值得参考借鉴,这些举措的共同点在于,法律条文清晰,执法力度强硬,社会共识深厚。与之相比,上海的“游烟”整治目前还是以柔性劝导为主,既不罚款,也不强怼,主打一个“劝你善良”,真正做到了凸显数字化与人性化的深度融合。

  “游烟”治理本质上是一场文明素养的持久战,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这既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定力,也呼唤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真正创建起无烟的、健康的公共环境。

  (海报新闻编辑 刘旋 实习编辑 丁程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光明网、封面新闻等)

  

责编:陈凤祁
审签:马 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