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极·湿地之春②丨守护大河之洲的“生态警长”:十四载步履不停,绘就人鸟共生画卷
2025-04-11 18:45 海报新闻
观鸟本是雅事,但无人机抵近拍摄、游客追逐投喂,都可能惊扰鸟类。杨华章的手机里存着一段视频:一只东方白鹳因受惊弃巢,民警爬至12米高的电线杆上,将鸟蛋小心翼翼移入人工孵化箱。如今,保护区划定观鸟路线,设置警示牌,民警每日清晨劝导摄影爱好者:“离远些,再远些,让它们自在些。”
这份温柔亦融入细节。2024年,分局接到举报:游客用无人机拍摄白鹳孵蛋。杨华章带队驻守,劝离人群,又在巢穴周边设置隔离带。几天后,监控中传来雏鸟破壳的啼鸣,他长舒一口气:“它们信任这里,我们更不能辜负。”

采访结束已是傍晚时分,暮色中,归巢的白鹳掠过警车,羽翼掀起的风轻轻拂过车顶的警徽。这个画面,恰似这群守护者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他们以科技为盾、以脚步为尺、更以人心为桥,在黄河入海口写下关于共生共荣的故事。

后记:14年,40万公里,3万次日升月落。杨华章和他的战友们用脚步丈量湿地,以科技守护生灵,更用人心唤醒人心。在他们藏蓝色的警服后面,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水清岸绿,鱼游浅底,万鸟翔集,而每一只鸟的振翅,都是对“生态警长”最深的礼赞。
责编:康梦芸
审签: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