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打造开放共享文化书院,用优质文化资源提升群众精神食粮获得感
2025-04-12 16:33 政知见
从建设文化书院这个点上破题,山东找准了脉、选对了路。
从资源投放看,
书院在一定区域内成为群众文化资源获得的基础单元,群众心理相似度高、需求相近,有益于提高资源汇集整合的效率。
从文化创造看,
书院有共同开展文化活动的传统和基础,有共同的文化记忆,有益于激发群众热情,促进文化产品持续创作。下一步,山东将更加聚焦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加快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全面展开城乡文化书院建设,集中打好三套组合拳。
第一套,摸清家底,清单化建库。
从省直机关做起,省市县三级把分散在教育、卫生、科技、体育、商务、金融、国资、工青妇、学校、文史档案等各领域文化资源梳理清楚、统筹起来,实行清单制建库,明确专人日常管理、动态更新。全面收集民间故事、传统技艺、民俗活动、文艺技能等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乡土人才,分级建立资源目录和清单,鼓励更多社会力量提供优质文化资源。
第二套,统筹资源,精准化送达。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高效畅通配送体系,深入基层农村调研,多问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畅通送理论、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美德、送健康、送教育、送科技、送技能、送志愿服务等载体渠道。实施城乡社区改善拓展提升工程,大力发展城乡书房、文化驿站、手造工坊、非遗传习所、文博展览厅等新型文化空间。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触角功能,面向不同年龄、不同层面居民提供个性化文化服务。
第三套,多元参与,常态化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