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443家企事业单位现场揽才!山东全链条助力毕业生“职”通未来

2025-04-13 07:0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意见》提出“科学研判人才发展趋势及供需状况”“以促进供需适配为导向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等举措,山东一直在开展相关工作。“我们一方面支持高校建立健全人才预测、预警机制,实行高校就业工作‘红黄绿’亮灯提示制度,科学分类评价高校就业工作,通过综合评价结果反馈,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另一方面普遍开展就业实践和就业见习活动,加强职业培训和学徒培训,推进青年技能精进就业模式,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卫华说。

  作为2024年度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绿灯”先进高校,济宁学院充分用好就业“红黄绿”亮灯提示制度,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根据就业数据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社会需求与教育培养精准对接。近三年新增、撤销、停招8个本科专业。

  资源入校,就业服务向前一步

  当前,一些传统就业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对此,《意见》要求升级传统就业服务体系,并提出不少新举措。

  针对这些新情况,山东也提早布局,于去年开始在高校创新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通过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建赋能中心,将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权益维护等就业创业服务资源链接、导入高校,增强高校资源聚合、配置能力,更好帮助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