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行纪|河畔“种”晶体,集成电路产业在德州拔节生长
2025-04-13 17:07 大众新闻
“高温下把高纯多晶硅放到液态熔融硅里,接着慢慢拉起,控制硅原子有规则地排列,就能逐层生长出一个大的单晶硅棒。”4月12日,“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团来到德州市天衢新区,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清华向记者讲解生产流程,他将生产单晶硅比喻为“老师带学生们排队”,目标是让“学生们”朝一个方向“站”好。
单晶拉制、截断切割、研磨抛光、检测封装……在有研艾斯位于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德州)的无尘车间内,硅片从原料到成品需要历经十四道工序。肖清华介绍,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11日,是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成员单位,在国内率先完成了6英寸和8英寸硅片的科研攻关任务,被视作集成电路领域的“国家队”。目前,中国有研在德州布局七大项目,涵盖大尺寸硅片生产,高纯溅射靶材制造等关键领域。
不同于科研院所,盈利是企业的第一目的。有研艾斯生产的12寸硅片是制作集成电路的主要材料,应用占比高达70%以上,主要客户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润微电子等芯片制造企业。“我们产线上有很多国产化设备的投入,我们很多创新项目也能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竞争市场上,同样的技术下我们拥有更低的成本。所以即使近年消费市场相对平淡,我们依然能保持盈利。”肖清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