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造华章 | “砚痴”谭峰:以匠心开拓淄砚复兴路

2025-04-14 15:28   鲁中网

  鲁中网记者 孙蕊

  文房四宝,砚居其一。产于淄博的淄砚,兴盛于宋代,复兴于明清。2013年,淄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殊荣背后是其跨越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淄砚之色,我称之为玄色,如同夜幕般妙不可言。”在淄博砚文化博物馆,馆主谭峰正在清洗打磨砚台原石。十余年来,谭峰从一个理科“门外汉”变成了淄砚传承人,他将复兴淄砚的重任扛在肩头,挽救日渐式微的淄砚传承。在谭峰为代表的制砚人和砚文化爱好者的不懈努力下,淄砚这一“文化名片”逐渐复兴光大。

  偶遇淄砚

  “我与淄砚的缘分,只能说是命运使然。”谭峰是“半路出家”,并没有家学渊源。与淄砚相伴之前,他进过水泥厂,去东北贩过木材,在山西开过矿,创立过动画公司。不断折腾、不停创业的谭峰,可以说小有积蓄,交友甚广。

  一次偶然,他得到了一本《品埒端歙》,受朋友之托开启了制砚之旅。“当时我对砚台是一窍不通,我用了半年的时间才仿制出清纪晓岚淄石月池砚。”这一次制砚,才让谭峰了解到淄砚的历史。

  淄砚尚黑,石质细润,温润可爱,苍古高雅,广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宋代,淄砚之名不输端歙等名砚。陆游《蛮溪砚铭》记载:“龙尾之群,淄韫玉之伯仲也”,所以淄砚又有韫玉之称。除此之外,淄砚还有金星、金雀等诸多雅称,苏轼、米芾等宋代著名文人对其皆有论述。明清以来,淄砚重新为世人所重视,众多文人的喜爱让淄砚制作技艺一直传承至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