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学刊》人文高端论坛(2025)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
2025-04-15 10:03 海报新闻
山东大学刘飞飞的“省察入善何以是他律?——读王阳明著作札记之一”则回归伦理学核心命题,通过辨析阳明“省察克治”工夫,论证良知“当下具足”“良知见在”包含一个“认知—判断—情感意向”的基本结构。遵义师范学院曾燚汇报的题目是“‘了无生死’具‘生生之情’——阳明生死哲学对佛老的融通与超越”,指出王阳明的生死哲学发端于出生入死的个人经历,又探索于佛老的真如自然之道,最终成型于心体意用的儒理。西南交通大学甘沁鑫带来阳明学的东亚传播研究,文章《阳明学为何没能在越南立足?》指出越南士人承认明朝名儒王阳明在文庙中的地位,且推崇王阳明的军功和诗作,却唯独不关注王阳明的心学。华南师范大学田明博士后就“王学讲会活动与晚明清初浙东古文风尚的嬗变”进行研讨,提出浙东地区的古文风尚从前、后七子所推崇的复古文风,经由明代后期浙东文人胡应麟、余寅等的相继接续,到陶望龄、周汝登、刘宗周等阳明学者不断重申文章须原本经术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