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四问三河市“店招禁用红蓝黑”:何时开始?有无法律依据?损失谁来赔?

2025-04-16 06:20   上游新闻

  这起闹剧固然荒诞,但荒诞背后还有严肃问题要追问。这个行政命令是如何出台的、谁提议的,决策的依据和过程到底是什么,有没有预估到这项决策引发的后果?如果三河市的政治生态就是“一言堂”,就是“领导一张嘴,下级跑断腿”,那才是比禁用“红蓝黑”更严重的问题。这意味着决策流程完全出自“关键少数”的个人喜好,完全无视各种法规制度的约束,具有极强的随意性,长此以往,必将与法治政府建设、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则背道而驰,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一块小小的广告牌,可以窥见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现在,各地都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不好,不是靠表态、靠文件,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需要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如何管住“看得见的手”,还要下大力气健全长效监督机制、优化行政决策流程,不该管的不要管,该管的要管到点子上,这样才能让更多企业放心投资入驻,不必担心出现禁用“红黑蓝”这类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不是这场闹剧的终点。当地要反思和整改的,不是到底该禁“红黑蓝”还是“蓝白绿”,而是如何保护群众利益、优化营商环境,如何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只有心里多一些群众利益、多一些对法律制度、市场规律的敬畏,决策才更可能得到拥护,而不是砸了城市形象的“招牌”。

  相关新闻》

  中国广告协会:“禁色令”是一堂深刻的教育课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