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感知日照 | 在“即时流量”时代,做一名“延时收获者”

2025-04-16 10:09   市委宣传部

  孔禹

  当下,信息传播速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急剧加快,追求“爆款”“热搜”等即时流量,已然成为众多内容创作者的目标,他们渴望在瞬间吸引大量目光,期望作品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当我们回望那些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传播案例,往往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它们不仅抓住了当下的注意力,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这种反差引人深思:在追求即时流量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略了更重要的价值沉淀?

  新闻宣传,本质上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好的发布,既要抢时效,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沉淀;既要吸引眼球,更要传递出有价值、有意义、触动内心的内容。在人人追逐“10万+”的当下,我们更需要倡导“延时收获者”的智慧——不贪一时之快,不慕一时之热,而是脚踏实地,通过扎实的调研、严谨的表达、持久的深耕,赢得公众长久的信任。

  “延时收获”绝不是慢作为,而是深耕耘。如,浙江宣传之所以能持续产生影响力,不在于蹭热点、跟风炒作,而在于坚持问题导向,用扎实的调研和深度的思考回应公众关切。比如,在探讨“躺平”现象时,“浙江宣传”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批判态度,而是剖析社会心态背后的结构性因素,这样的内容或许不会瞬间刷屏,却能在时间长河中留下印记。

  “延时收获”不是不发声,而是善发声。突发事件中,公众渴望权威信息,但“快”不等于“糙”。面对突发事件,强调“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续报进展”,既及时回应关切,又避免不实信息“带节奏”。这种“速度”与“精度”的平衡,正是“延时收获者”的实践智慧。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