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全国资源,赋能民企发展!青岛组织优质中小企业赴先进城市对标提升
2025-04-17 07:26 青岛观客户端
在威海一家鳕鱼排加工厂,一种能控制力度的机械臂代替工人将裹了面包糠的鱼排按压成型,既不破坏裹粉状态,也不影响口感。这种人控机器人来自于上海专精特新“五虎上将”之一的非夕科技,其核心技术在于自研的力传感器与力控算法让机器人有了触觉,能像人一样感知物体,并进行反馈,应用在精密装配、螺丝拧紧、曲面涂覆、按摩理疗、食品加工等领域。
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晓平认为,人形机器人要真正发挥价值,手臂的操作是重要组成部分。人形机器人的作业能力是全身的,很多任务需要双手配合才能完成,比如一只手抓住东西来助力另一只手完成操作,联动过程中传递的重要信息是力的感知。
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应用的门槛显著降低,数据需求较低、训练更加高效的小模型为青岛中小企业入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职多多(山东)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代表,这家就业服务平台正在探索利用AI技术提升直播招聘的效率,为用工企业和蓝领用户搭建就业平台。
“中小企业创新要考虑三个维度,即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组织适配性。”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孔祥星认为,企业不要因为大模型很热门就都去做大模型。科技型初创企业或者中小企业要进行渐进式创新和微创新,建立小模型,寻找新技术与公司产品的结合点。
对接产业资源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创策源地,拥有资本、技术、人才的“强磁场”,对接其产业资源正是青岛企业此次上海之行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