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全国资源,赋能民企发展!青岛组织优质中小企业赴先进城市对标提升
2025-04-17 07:26 青岛观客户端
为期三天的行程中,并购重组讲解、投融资私董会、参访上交所和独角兽企业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产学研对接活动等,让青岛民营企业家深切体会到这些产业要素在驱动新兴产业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上海集聚了交大、复旦、同济等高校以及海归人才,高人才密度造就了“硬科技”创业氛围。以非夕科技为例,创始团队源自斯坦福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卢策吾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整个技术团队平均年龄32岁,很多员工就出自和企业一路之隔的上海交大。资本也是这家独角兽企业快速成长的助力,非夕科技过去8年累计完成5轮融资,受到金沙江创投、高榕资本、真格基金、顺为资本、云峰基金等知名机构的青睐。
“众所周知,成果转化是唯快不破的,如果不能快速占领市场,可能就没有了先机。上海交大的成果转化走出校园完成审批,最快只需要几个小时。”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欢喜介绍。
燃料电池金属极板制造技术应用于上汽等燃料电池汽车开发,高功率氢燃料电池电堆精准制造技术在雄安新区、临港新片区等批量示范应用……这些优质科技成果都是从上海交通大学的“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
不少青岛企业对校企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们的智能巡检涉及机器狗、人形机器人应用,在轻量化等方面有技术需求,希望借助上海交通大学的平台进行产学研合作。”赛飞特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责编: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