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花三个月扎个“机器人”,做风筝设计师也要“紧跟热点”

2025-04-19 16:53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4月19日电 (王玉玲)七个葫芦娃和爷爷、超长章鱼、飞行恐龙,还有会动的机器人“飞上了天”,这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这是第42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现场。

  在这些风筝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为风筝设计师。近日,中新经纬采访了两位风筝设计师,分别是潍坊工美风筝有限公司(下称潍坊工美)高级风筝技艺大师、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丁传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艺人郭洪利,请他们讲述这门“上天”的工作背后有何故事。

  三个月做一款风筝

  丁传庆告诉中新经纬,他与潍坊工美团队工作人员一同为2025年潍坊国际风筝会设计制作了多款特色风筝,其中包括哪吒风筝与机器人风筝。

  哪吒风筝名为“哪吒驭风”,由一组立体串式风筝组成,主体是哪吒置身于大莲花之上,右手拿金项圈,左手持火尖枪,腰身由50片风火轮形象的圆片组成。

  “今年春节期间,哪吒电影现象级爆火,所以我们想要将传统工艺与潮流结合在一起。春晚上,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转手绢特别出圈,我们也做了一款,不过他们是程序运作,我们是风动。”丁传庆说道。

  丁传庆介绍,这款机器人风筝有1.8米,他们利用传统的竹子作为风筝骨架主要材料,并用风筝布进行手工扎制,机器人的左手拿着潍坊风筝代表龙头风筝,龙头可以伴随风动眨眼。

  “我们从过完春节之后就开始制作,从设计到最后成型,一共近三个月的工期。”丁传庆说道。

潍坊工美的机器人风筝 受访者供图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