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绣”出新天地 德州管廊建设推进资源整合
2025-04-17 10:03 大众网
构建多元参与的“资金池”
面对管廊建设资金需求大的难题,《管理办法》第六条创新提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通过PPP、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在天衢新区管廊项目建设中,政府与企业按3:7比例出资,通过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实现项目内部收益率达6.8%。
为激活存量资产,德州探索“管廊资产效益最大化”路径。探索“投资—建设—运营—退出”的闭环机制,使社会资本年周转效率提升2倍。目前,全市管廊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占比达58%,减轻财政负担12亿元。
现如今,站在新建成的大学路减河桥管廊观景平台上,碧波荡漾的湿地景观与现代化管廊设施交相辉映。德州通过《管理办法》的实施,将分散的地下资源整合成系统的空间资产,走出一条资源集约、效益倍增的城市发展新路。
责编:武红鹏
审签: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