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东平县四普新发现“山东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琉球王册封使”杜三策撰文碑

2025-04-17 12:01   海报新闻

  崇祯帝即位后,琉球前来贺喜,并又请封。新帝按惯例命户科右给事中杜三策、行人杨抡往。杜三策、杨抡从受命开始,进入启程地福州,等待地方官员建造册封舟。这次建造的册封舟是明朝最大的一艘册封舟,“长20丈,宽6丈,入水深5丈,5桅,约700人有奇”,建造工期前后竟用了四年多。

  崇祯六年六月,杜三策率领300余名出使人员随行,并随船带着中国的纺织品、瓷器、药材、纸、食品、日用品、工艺品及原料。出行前祭江祭海,航船出零丁洋,过澎湖列岛,穿越海峡,历经半月跋涉,历尽千难万险,抵达那霸港。尚丰亲自率人出港迎接。

  由杜三策主持礼仪,谕祭先王,两位册封使臣在册封大典上宣读朝廷颁发给琉球王尚丰的册封诏书,已经继位十四年的尚丰得到册封。杜三策至琉球的第二日“先诣孔庙行香,次至天妃宫”。册封完毕后,杜三策与随员在琉球各地游历,并与当地人士进行经济、文化、艺术、生产各方面的交流,又接见了明初移居琉球的闽籍三十六姓的后裔。

  在琉球期间,杜三策等人还在琉球多处题字、撰文,如为那霸天妃宫题写了“慈航普度”匾。为册封居住的天使馆题写了“每怀靡及”匾,还在天使馆题四律一首“一帆多藉乘风力,万里长悬捧日心;兴来欲泛张骞斗,归去羞言陆贾金”;在天使馆后楼墙壁上题“梅花诗”百首以作留念。归国前,琉球王送杜三策黄金,他力拒重金,“得使臣体”,受到了中山王上下官吏的尊敬。

  杜三策的撰文不仅提升了碑刻的历史价值,也为研究其个人事迹和明朝对外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