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如何缓解“春困”?医生“支招”

2025-04-17 17:41   中国新闻网

  何贵平进一步解释,如果冬季挥霍无度,比如长期熬夜等等,到了春天就会“财务紧张”,表现出精神状态不佳的“春困”。

  此外,中医认为暑热伤津耗气,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的运动或者劳作,如果没有及时休息和补充水分,必然会对人体的津液造成损伤,表现出来的就是精神困倦的“夏盹”状态。

  如何缓解“春困”?

  如何有效缓解“春困”?对此,何贵平介绍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何贵平认为,身体有自我修复的机能,如果长期熬夜,超过了自我修复的极限,身体就会带病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饮食方面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充肾精的食物,比如黑豆、黑芝麻、桑葚干,同时,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可以适当吃一些具有辛散作用的食物,如香椿、荠菜等。

  第三,适当运动。何贵平表示,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缓解春困,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都不错。另外适度揉按太阳穴、百会穴等穴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春困。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人体的脏腑是“肝”,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条达而恶抑郁”,此时宜顺应自然,尽量避免生气,多参加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对情绪的调节较为有益。

  何贵平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春困持续加重,或伴随体重减轻、面色苍白等,需及时就医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疾病。

  “秋乏”合理吗?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那么,“夏打盹”和“秋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冬天总是感觉“睡不醒”?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