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都市圈协同发展跨省调查报告(上):从物理聚合到价值共生

2025-04-18 06:5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都市圈协同,首先解决需共同做、必须做的大事。

  在成渝和长三角采访,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跨省的便捷交通。

  从上海到苏州吴江,高铁通勤时间缩短至30分钟。早上外滩喝咖啡,中午安吉品春茶,传统地理边界在轨道的延伸中逐渐模糊;从成都到重庆,直达高铁10分钟发车一趟,最快62分钟即达。

  这背后是都市圈强力协同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成渝打造4个“1小时交通圈”,即双核间1小时通达、毗邻城市1小时可达、双核至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可达、都市圈1小时通勤。先后10次召开川渝交通合作联席会议并商议签订年度任务,两地交通运输合作呈常态化运行。

  ——长三角同样把交通网织密。沪苏浙皖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较2018年的4150公里增加超80%,陆域所有地级市全部动车通达。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3小时高铁圈加快形成。

  协同谋大事,不仅要打通有形的路,更要打破无形的壁垒,让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顺畅流动。

  创新跨区域协同:川渝实施创新合作计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线运行,12家高新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两省市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余台(套);长三角则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第三批41项需求任务清单已对外发布,组建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大型科学仪器4.6万台(套)。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