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渔业养殖航母”在青启航,我国深远海养殖工船产业正式迈入技术迭代和规模扩张的2.0时代

2025-04-18 06:5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靠泊在中国船舶集团北海造船厂码头的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新华社照片

  不只是体量大,新一代养殖工船应用的技术也更先进,全船仅用30多人,便可实现一年3600吨的鱼产量。

  “国信1号2-1”以“适渔性”为核心设计原则,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利用、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与优化创新,船舶整体布局、适渔性、安全性及作业精准度显著提升。其中,数智化应用赋能精准度提升实现重大突破,实现鱼苗入舱、成鱼起捕、投饲及加工等核心生产环节全流程机械化作业,全船整体机械化率提升至90%以上,自动化水平提升45%,养殖决策智能化替代率达30%,人力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实现“双提升”。

  记者还注意到,船舶甲板上装有大面积的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船上设备供电。

  “‘国信1号2-1’作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升级版,是青岛国信集团与北海造船再度联手打造的又一国之利器,其养殖水体进一步加大,加工养殖系统更加智能高效,船舶各项性能更加先进,功能更加丰富,能耗显著降低。”北海造船副总经理谷克超介绍,“养殖工船首次尝试光伏系统与船舶主电力系统并网,应用耐腐蚀性钢板,设置养殖实验室等。”

  该船从建造到交付仅用时19个月,凸显了船舶制造的“中国速度”。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