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时政眼|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迫切需要关键一跃

2025-04-21 08:47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在山东,你可以走进“数字超然楼”,在光影交织的虚实空间里,触摸千年文脉的跃动与新生;或是动一动手指,点开齐鲁文化大模型构建的时空地图,就能与孔子论道。借助智能化装备设备,更多超乎想象的新场景新应用正纷至沓来,为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现实可能。

  孔子智能体

  这是一种生动的“文化生活化”体验升级。

  我们处在一个大众的文化生活化时代,大众文化消费拥有无限潜力。当传统技艺“牵手”数字化,文物、非遗“潮”起来,不仅开拓了多元市场,也带动淄博琉璃等“山东手造”进入千家万户。

  消费者“出题”,供给端发力。2024年山东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企业329家,增加69家,增长26.5%,这背后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效应。事实证明,数字文化既是文化传承的“活化剂”,更是群众需求的“感应器”。把握大众文化消费者的心理、情绪、心态,让技术更好服务于民,才能在数字文化浪潮中立于潮头、实现双赢。

  这是一场深刻的“文化泛在化”发展变革。

  今天,文化的表达和呈现已经突破传统边界,它可以存在于任何产业链、供应链,任何企业、产品中,文化泛在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研发地图文化精品,打造了可感知、可交互的地图文化生态体系;“好客山东·齐鲁1号”开行,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闭环,让铁路交通工具本身也成为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