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1600名村支书赴潍坊寿光探寻乡村治理新路径

2025-04-21 19:10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通讯员 王旭 潍坊报道

  近日,来自青岛平度市的1600余名村党支部书记分四期走进潍坊农村干部教育实践中心,在“中国蔬菜之乡”的土地上,探寻基层治理的“寿光密码”。这场跨越县域的“取经之旅”,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对接,更折射出寿光以党建为笔、以产业为墨、以人才为砚,在基层治理画卷上书写的创新实践。

  党建引领:从“散沙”到“堡垒”的蝶变之路

  在寿光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的办公室里,整齐陈列着合作社章程、党员积分管理台账和村民分红明细。这个曾经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村庄,如今村民人均纯收入达 4.3 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0万元。“秘诀就在于党支部领办‘三社’,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合作社里。”李新生的话,道出了寿光基层治理的核心逻辑——党建引领下的治理跃迁。

  多年来,从“支部领路、党员带头”的初始探索,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责任田”等措施的迭代升级,寿光构建起“党建+产业+治理”的深度融合模式。面对部分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寿光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实施“雁归计划”回引在外能人,建立后备人才库,通过“市镇联审”“动态调整”等机制,锻造出一支“能带富、善治理”的头雁队伍。通过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治理链上,寿光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30%的村超过50万元,基层党组织从“无人听”到“一呼百应”,实现了从“散沙”到“堡垒”的质变。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