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睡了等于没睡!碎片化睡眠危害大

2025-04-22 11:22   大众网

  一个晚上醒好几次,睡了又好像没睡,白天昏昏沉沉、头脑很不清醒……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陷入了“碎片化睡眠”的困境。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多样化,碎片化睡眠的发生越来越普遍,从儿童到成人,包括老年人,均有可能出现。碎片化睡眠会导致机体缺乏连续、稳定的睡眠,从而引起多种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并及早干预。

  什么是碎片化睡眠?

  碎片化睡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中断和觉醒,睡眠不深且不连贯,这种情况可以简单理解为夜间睡眠过程中频繁醒来,是一种断断续续的睡眠模式,主要症状表现为深夜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第二天起床后浑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我们的正常睡眠由浅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组成完整的睡眠周期(约90分钟),而“碎片化睡眠“则是一种特殊的睡眠障碍——睡眠周期频繁中断,无法进入深睡期。因此,即使睡眠的总时长足够,但是不能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不利于大脑清理垃圾,所以人们在第二天依然会感到疲劳,注意力也不集中,情绪出现波动等,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夜间觉醒”都是碎片化睡眠的表现。正常睡眠中,人的大脑本来就会经历几次“微唤醒”,这有助于巩固前一天的记忆,只持续几秒,很难被察觉。而碎片化睡眠的“醒”是患者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醒了,并且再次入睡很不顺利,一个晚上折腾好几次。

  碎片化睡眠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