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看“栾城集”如何“七十二变”——农业强区品牌强农推动“乡货”变“香货”
2025-04-22 14:43 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老栾城纯奶雪糕、生姜桃酥、黑芝麻丸等零食点心令人垂涎欲滴,国风书签、镇纸、鼠标垫等文创产品精致典雅……走进“栾城集”,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货架,让人目不暇接。
近年来,栾城区针对农产品多而散,品牌小而弱,各类农民合作社、家庭式作坊加工粗放,涉农企业单打独斗,拳头产品创建慢等问题,栾城区着力培育由区供销社主体经营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让区域内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特色美食和文化旅游等资源,有一张共同的“名片”。
“我们深入挖掘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祖籍文化,以北宋文学家苏辙所著诗文别集《栾城集》为名,创建‘栾城集’区域公用品牌。”栾城区供销社副主任郝莹说,“栾城集”以区政府为主导,采用区供销社为主体,各农民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等参与的多方共建机制,不断整合资源,握指成拳,全面统筹品牌创建、管理和运营。
目前,“栾城集”汇集全区32家农民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种粮大户的拳头产品,涵盖本地生产的富硒紫麦面、富硒双黄蛋等系列农产品,华泉、同福、御享臻豆、雅纯公司的香油、芝麻酱等农业产业化产品,三苏土布、雕版印刷等非遗文创产品,共计210余个品类。
“以前手里不缺好产品,可愁的是销路!”说起“栾城集”带来的好处,“老栾城杂面”产品供应农户段朋娟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以前销售靠自己单打独斗,现在有‘栾城集’帮咱闯市场,这销售额一直往上涨!”段朋娟说。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土特产。如今的栾城区,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土特产正变成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