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造华章|郭明昌:五代匠心守非遗 一笔千年续文脉
2025-04-22 16:20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孙淑娟 东营报道
一支毛笔,承载着两千年的文化记忆;五代传承,延续着不朽的匠人精神。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华齐笔这一古老技艺在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明昌的手中焕发新生。作为中华齐笔第五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守护着家族百年制笔工艺,更让这项源自春秋战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千年齐笔 书写华夏文明的“江北名笔”
中华齐笔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据《广饶县志》记载,当地制笔技艺在秦汉时期已趋成熟,至明清达到鼎盛,与浙江湖笔、安徽宣笔并称“江北三大名笔”。
“齐笔最大的特点是‘尖、齐、圆、健’。”郭明昌向记者介绍,“其笔锋锐利饱满,吸墨均匀,特别适合表现中国书画的韵味。”历史上,齐笔曾是文人墨客的案头珍品,更随着丝绸之路远播海外。
在郭明昌的齐笔作坊里,时光仿佛凝固。墙上悬挂的族谱清晰记载着:清光绪年间,郭家先祖郭玉堂创立笔坊;民国时期,第二代传人郭振声将齐笔销往京津;新中国成立后,第三代传人郭树林创新“兼毫”工艺……如今,郭明昌用五十余年的光阴,让这项技艺跨越百年时光,将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濒临失传的边缘重新带回大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