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网评论员 王卫
近期,2025山东养老服务消费提振年暨“鲁焕春欣”康养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在滨州举行,仪式上发布了一系列焕新政策和焕新活动,助推“银发经济”春潮涌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地,滨州一直把养老服务作为建设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城市的重要内容。那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他们晚年生活更有质量?这就需要配合更多政策导向,联合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构建老年人友好的社区养老生态圈。
提升服务品质,激发老年群众消费热情。养老服务极具专业性,做得好不好,关系到老人的幸福指数高不高。积极应对老龄化,需要不断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例如,围绕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农村养老、居家养老、提升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康养等方面,拓展养老消费新模式,丰富养老消费市场。同时,根据养老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企业融资“急难愁盼”问题量身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丰富养老企业资金来源,打造“金融+康养”的融合发展新优势。
依托当地资源,拓宽养老消费新渠道。各地具有本土特有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需要聚焦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需求,统筹现有资源,大力支持镇街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努力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另一方面,还要依托自身资源禀赋,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合作,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康养旅居基地,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