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调查·直击外贸一线③丨从“美国依赖”到“全球织网”,看这两家企业从容应对关税冲击的秘诀
2025-04-27 08:57 海报新闻
除了开拓新的市场,金胜星还在提升产品质量上加大了投入。调整后的产品结构分为低、中、高三个价位,“一台普通设备的价格为1.7-3万元人民币,高端产品能做到上百万元一台。”张倩男告诉记者,调整后,一方面可适应不同市场、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金胜星机械生产车间。
短短两年内,金胜星生产的设备在东南亚市场的保有量就增长了300%。张倩男认为,正是由于提前布局多元化的海外市场,这次“关税战”并没有伤到公司出口业务的“主动脉”。
“现在公司一年销售额能做到8000多万元,其中出口部分占6000万元左右。”她盘算着业绩,信心满满。
“世界很大,不是只有一个美国市场”
走进蓝帆医疗的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忙碌的气息。目前,该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下旬。
作为中国医疗防护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行业内首家上市公司,蓝帆医疗主营业务包括两个板块:一是高端医疗心脑血管器械,二是医用手套。相比之下,医用手套板块受到的影响则比较大,心脑血管器械业务基本不受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影响。
要知道,蓝帆医疗正是靠着医用手套起家的。就在几年前,该公司主营业务还只有医用手套一项,其中90%以上产品出口,这里面又有超过7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市场。
然而,当下,蓝帆医疗却显得颇为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