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望岳谈|从尼山起步,科技“格式化”下的新山东

2025-04-27 16:54   大众新闻

  作为媒体创新论坛活动的组成部分,省内外、海内外媒体一起携手,同步举行“一起看中国·山东行”媒体行活动。这次活动聚焦孔子家乡山东,从山东内陆到沿海,让众多媒体看到了在科技创新下脱胎换骨的新山东。

  “粗黑重”曾是山东产业的概括词,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两个70%的数字让人倍感压力。2018年山东成为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2022年8月又被赋予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8年间,山东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以高科技重新“格式化”产业结构。

  记者沿着黄河走,沿着海岸线走,发现科技给工业制造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在菏泽定陶,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生产的导电平纹布只有15微米,比发丝还薄,是国内最尖端的生产线;在济南,福瑞达生产1片颐莲面膜只需0.4秒;在泰安,泰安玻纤维成功研发出直径仅为1微米的连续纤维单股细纱,每3克玻璃便能连续拉长至100公里;在淄博,奥德斯研发出国内首台800cc V型缸发动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滨州,滨州化工机器人巡检节省80%的人力;在威海,光威生产的碳纤维,耐得住3000摄氏度的高温,强度是钢铁的10倍;在日照,日照钢铁集团全流程智能工厂项目,从钢水到钢卷整条产线只有190米,全流程仅需7分钟,创造了0.6毫米全球最薄热轧带钢新纪录。

  光威集团“碳纤维”工厂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