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从尼山起步,科技“格式化”下的新山东
2025-04-27 16:54 大众新闻
据统计,2024年山东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51家企业入选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16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235家。近年来,全省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省级科技经费均在140亿元以上,支持原创性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了47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国第一,集成电路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到制造、封装的全产业链布局,数字经济占到经济总量的49%。
科技创新“格式化”产业,在山东是“进行式”,也是“未来式”。4月2日,山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推进会,要求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4月3日,《2025年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印发,今年将围绕11条标志性产业链、100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两大重点,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未来3年,山东将集中培育20个国内领先的行业大模型、50个标杆性应用场景,以此催生更多新产业。
科技发展也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变。在齐鲁大地上,种小麦用无人机播种、撒药,电子传感器传递墒情;种菜用防风机;自动控光灯、自动打药机、水肥一体化设备、喷淋降温管网等;养殖安装电子项圈,牛可以睡软床、听音乐、享按摩。

研究人员正佩戴脑电采集帽控制无人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