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美好交通”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征文类】作品展示(一)
2025-05-01 09:48 海报新闻
图3 清代末年济宁治河场景
而今,古老的河床再度涌动春潮。数字化的经纬编织成网,智能化的脉搏跳动不息,梁山港一期68亿投资如甘霖倾注,省交通运输厅航道“三改二”工程令巨龙昂首——水深4.1米,可载2000吨巨轮劈波而行。济宁市“公转水”多式联运体系让晋陕蒙的煤炭顺流南下,江浙沪的丝织溯水北上,运河不再是“南粮北运”的苦役,而是“通江达海”的黄金血脉,2024年,济宁内河航运完成货物吞吐量9665.5万吨,集装箱43.2万标箱,位居全省内河首位。货船列队如雁阵,汽笛长鸣似凯歌,两岸稻菽翻浪,港区机声隆隆,昔日的“血泪工程”,终成百姓的“聚宝盆”。
凭栏龙拱港,但见千帆竞渡,云影天光共春水一色。风中似有元代的号子、明清的铙钹,与今日的汽笛交响成曲。大运河,这卷流淌千年的史诗,正以科技为墨、民富为章,续写一曲新时代的“通途赋”。
作者:董蕾 济宁市博物馆 文博馆员
责编:闫晓辉
审签:何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