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丨“一价”之力撬动“三水”,新格局做好“水文章”
2025-05-09 16:18 闪电新闻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发展之基。近年来,山东扎实开展区域综合水价改革,优化水资源配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两水一价”的制度创新,山东盘活了长江水、黄河水、地下水“三种水源”,更以市场化手段破解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世纪难题,为全国水资源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山东方案”。
制度突围,从“三水割裂”到“一价统筹”。
德州平原县某玉米淀粉深加工企业的用水之困,是山东水资源矛盾的缩影。作为深层地下水超采区、黄河水超载区,德州每年需从南水北调工程引入长江水补缺,但每立方米3.7元的高昂成本让企业望而却步。数据显示,省内长江水与黄河水价差最高达10倍,地下水私采乱象频发,水资源利用效率长期低位徘徊。山东的破局之道,在于以“两水一价”重构定价机制。平原县作为改革试点,由水利、发改等部门组建专班,历时半年走访调研全县企业,通过“政府补贴一块、供水企业让利一块、用水企业承担一块”的“三个一块”模式,将综合水价定在每立方米2.59元。该价格既覆盖了长江水调水成本,又通过阶梯定价机制引导企业节水。若企业未进行节水改造,每吨水成本将上涨0.5元,全年增加支出90万元;而完成改造后,企业用水成本反而下降30万元。“成本共担、效益共享”的定价逻辑,让“三水”从割裂走向统筹,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形成合力。
产业升级,从“被动节水”到“主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