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鼠标手”被纳入职业病,覆盖范围能扩大吗?

2025-05-12 09:33   央视新闻

  “由于手腕要频繁进行高强度的屈伸、旋转动作,一天下来,有时连拿筷子都成了‘技术活’。”说话间,熊友明挽起袖口,指着手腕上因长期贴膏药而显得白皙的皮肤说道,“瞧瞧,膏药贴得久了,皮都捂白了。”他轻轻转动手腕,关节处随即发出“咔咔”声响。

  “以前总觉得是小毛病,熬一下就过去了,现在知道这叫腕管综合征,是职业病。”熊友明补充道,“将‘鼠标手’纳入《目录》,若是病情严重到影响工作,还能拿到合理补偿,这真是给我们一线工人添保障。”

  对此,重庆市某三甲医院重症ICU的医护人员彭冰也有着类似的感慨。她长期面对重症患者,突发情况较多,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较大,“经常失眠、焦虑,却不敢请假,怕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也怕影响团队整体工作。很多时候,‘心病’比身体上的疲惫更难熬。”

  在彭冰看来,把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职业病范畴,“这不仅是保障,更是对职业尊严的认可。”

  采访中,还有不少制造业工人、医护人员、消防救援告诉记者,他们期待着《目录》的实施,“治愈”他们的“身心伤痛”。

  既能更好地治疗,又能减轻负担

  在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建看来,将腕管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目录》,不仅是对劳动者健康权益的有力保障,更是对新形势下职业健康“痛点”的精准回应。

  他坦言,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呼吁将“鼠标手”“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职业病防治领域,这些伤病曾让不少劳动者陷入维权困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