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五问“火车穿村致19人身亡”:后果为何如此严重?有无安全防护措施?

2025-05-14 13:04   上游新闻

  不少村民的房子紧邻铁路两侧,一些房子大门正对铁轨,村民要想出门,必须横穿铁轨,形成房屋与铁路共生的村居格局。此外,村里大部分村民住在山下,近一半耕地却在山上,一些事故便发生在当事人往返途中。

  尽管村庄有一座供行人和机动车通过的桥洞,但位置偏远,村民觉得不如上铁道跨两步快。

  是否有安全防护措施?

  基本处于开放状态

  据2011年的团结报一则新闻报道称,上世纪60年代设计时,焦柳铁路该区间大部分为偏僻山区,基本处于开放状态,随着城市发展扩容,该区间9.341公里长的铁路沿线两侧,民居多达千栋,居民10万余人。

  村民宋富粗回忆,1971年铁路开工前,规划的线路横穿村子,铁轨铺设的地方原来是房屋和田地。当年他家房子一部分在规划红线之内,拆除了其中三四间为铁路让道,剩余部分紧邻铁轨,最近处不足3米,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

  根据2014年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铁路两侧应当设立线路安全保护区。安全保护区的范围根据铁路类型和所在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村镇居民区,高铁的安全保护区为15米,焦柳铁路这样的普铁为12米。

  邻村禾家村站站长张晓东表示,焦柳铁路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一条很老的线路,1971年建设时,铁路相关法律还不健全,铁路设计缺少长线规划,土地征收需要的财政资源紧张,导致沿线大量房屋保留在了安全保护区内。

村民刘先勇家大门正对铁轨,距离不到1米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