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苏振华
2025年全国助残日期间,滨州市以“服务零距离·情暖残疾人”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实效显著的助残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深切关怀,更通过党建引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模式,展现了滨州在残疾人服务领域的创新探索与高质量发展成效。
党建引领,凝聚助残“红色动能”。将助残服务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建+助残”的特色模式。市残联联合农业农村局、乡镇党支部等,在杨柳雪镇尚店街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机制,精准对接残疾人需求。通过逐户走访调查,为残疾人适配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1340件,并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切实解决出行、照护等难题。活动不仅彰显了党员干部扎根基层的实干精神,更以组织力凝聚起助残合力,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精准服务,从“普惠”到“个性”的跨越。以“精准康复”为核心,构建“需求筛查-适配服务-跟踪管理”的全周期服务体系。2024-2025年度,面向127个第一书记帮扶村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同步开展成人假肢适配项目,累计惠及超1.2万名残疾人。阳信县信城街道在巾帼如康家园举办助残活动,通过健康义诊、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等形式,满足残疾人身心健康需求,激发其自尊自信。这种“物质+精神”的双重帮扶模式,既解决实际困难,又提升社会参与感,体现了服务的人性化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