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课堂“活”起来,我将生活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把超市“搬”进教室,用人民币计算课教会孩子生存技能;研发校本课程时,我反复琢磨如何让智障学生理解抽象数学。2006年,我执教的《10以内整元人民币的简单算》斩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荣誉背后,是自己伏案至深夜的身影:“特殊教育没有模板,每个孩子都需要量身定制的钥匙。”因为课堂教学有特色,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我于2007年和2022年分别获得区教学能手和济南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九年的朝夕相处,毕业典礼成了最揪心的时刻。当孩子们哭着抱住我说“李老师,别丢下我们”,我这个硬汉教师泪如雨下。我在寄语中写道:“记住,身后有祖国、有学校、还有永远爱你们的李老师……”家长含泪感叹:“这哪是师生?分明是血脉相连的家人!”
三、奉献:在多重角色中负重前行
2006年,我兼任人事和出纳工作。工资改革时,我通宵核对数据;岗位聘任中,我耐心解答疑虑。年迈的母亲总在窗台等着我加班归来,寒风吹散的白发成了我心底最痛的画面。一次雪夜,我骑车去税务局缴税,摔得满身泥泞,肉馅洒了一地。回家对母亲发脾气的场景,成了我永远的愧疚。
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2009年,女儿确诊罕见病,我奔波于医院和学校之间。2015年暑期,孩子住院期间,我却在网吧熬夜完成养老保险核算。推开病房门,看到女儿独自熟睡的身影,我“心如刀绞”。可我给孩子轻声解释到:“爸爸干的是良心事业,再难也不能辜负孩子和家长。”
四、坚守:平凡中的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