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探|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叩响“古国时代”之门
2025-05-20 19:47 新华社
在这里,凌家滩出土的数百件珍贵玉器为参观者勾勒出一个璀璨的精神世界:
玉龙首尾相衔,蜷曲如环,4.4厘米的身躯刻有17道龙鳞纹。
玉鹰胸腹刻有大小两圆,之间刻有八角星纹,双翅作猪首形展开,被视作集太阳崇拜、鸟崇拜、猪崇拜于一身。
玉版是凌家滩最为神秘的出土器物之一,23个钻孔、八角星纹与圭状纹饰,被学者解读为洛书、八卦乃至历法的雏形,出土时被夹于玉质龟甲中,更似一部未破译的“天书”。
凌家滩玉人被称为历史的“报信人”,3件完整玉人集体亮相,姿态或立或坐,双手贴胸,神情虔诚静穆,其背后直径细如发丝的穿孔。
数件玉冠饰上半部呈“介”字形两侧内卷,下半部呈长方形两侧出角,器型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介字形玉冠饰一脉相承。
“这些玉器不仅彰显了当时高超的制造技艺,更是凌家滩人宇宙观、权力观与信仰体系的物化表达,同时证明了三大玉文化之间存在交流。”吴卫红说。
参观人员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观看展品。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作为博物馆的核心展项,07M23号“王者之墓”专题展重现了礼制文明的破晓之光。这座长3.6米、宽2.1米的墓葬,出土随葬品340余件,其中玉器达210件。
三层葬制结构揭示出“玉殓葬”的雏形:底层铺满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中层铺满石钺,上层覆以玉、石钺,墓葬之上则横卧一尊长72厘米、重88公斤的大玉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