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爆款、仿古瓷、仿产地……“李鬼”搅乱瓷都市场
2025-05-21 10:35 新华社
半月谈记者 胡锦武 姚子云
陶瓷是“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借助网络渠道拥抱全球市场,深受各国消费者欢迎。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仿冒大师作品、盗用外观设计和商标等侵害景德镇陶瓷品牌的行为,在直播间等电商销售平台呈多发态势。名瓷维权,面临取证、定性、查处、成本高等多重难题。
仿冒“同款”频现,品牌屡遭网侵
在景德镇市的江西驼峰陶瓷集团展示大厅内,各种款式的瓷器摆件、形式多样的杯碗茶碟,让人目不暇接。公司法务部经理倪晓宇介绍,企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是一家以互联网销售起家的新型陶瓷企业,新品上市前都会申请专利,“但只要某款成为热销款,很快就能在网上找到‘同款’;公司成立3年,上百项专利被一些企业侵权”。
“爆款的背后是设计师、运维人员的长期付出,仿品对创造者打击很大。”倪晓宇说,之前有商家模仿他们生产的一款奇异花瓶,售价只有正品一半,工艺粗糙却大肆售卖,公司随即向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后经认定,仿品虽有改动,但并非提升性能而是为了节省成本的模仿,属于侵权行为,被勒令下架。
除了被仿制,一些外地生产的瓷器,印上“景德镇制”“景德镇”等底款,便运往景德镇通过互联网外销,摇身一变反客为主。“贴上景德镇标签后售价更高,而且发货地显示为景德镇,消费者更容易受骗。”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监科科长杨锋介绍,2023年查处了一批由福建德化厂家生产、印有景德镇底款的960件侵权陶瓷产品,对商家处罚金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