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充电宝召回风波:问题直指电芯,业内人士呼吁加强监管
2025-06-27 19:05 澎湃新闻
这意味着,国内消费者早于2024年8月1日购买的充电宝可能没有3C认证。据多位行业人士透露,按照规定,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充电宝,必须有3C认证;若是外销,卖往国外的充电宝,则没有要求做3C认证。对于国内市场来说,不仅每一种型号的充电宝都需要做3C认证,充电宝内的电芯也是需要做3C认证的。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CCC认证”,是我国按照市场化、国际化原则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环保的产品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目前,移动电源的3C认证主要依据GB 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和GB 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这两项强制性标准。
今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开征集1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包括《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修订计划拟新增或加严过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试验要求,拟提出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直接影响电池安全的关键材料要求等。
据业内人士透露,3C认证有多家机构可认证,业内普遍选择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完成认证。生产企业一般找代理公司合作,由后者来协助完成3C认证。要完成一个3C认证,大概要花2万元-3万元,时间至少3个月。若不顺利,可能面临多次整改,重新送样。
澎湃新闻咨询了多家负责3C认证业务的公司,其声称,由公司负责的3C认证业务,基本都拿到了3C认证,但前提不得是空壳公司,要有自己的生产流水线和产品。若相关环节不合格,代理公司会指导整改,认证时间周期会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