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这么甜,为啥吃多了容易低血糖?
2025-06-28 17:33 人民日报海外版
荔枝这么甜,为啥吃多了容易低血糖?(医点就通)
问:最近,荔枝大量上市,很多人都很爱吃。但近期已有人过量食用荔枝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出现“荔枝病”。什么是“荔枝病”?吃荔枝有哪些注意事项?
刘冰:荔枝病,通常与短时间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荔枝(特别是未成熟的荔枝)有关,尤其是在空腹情况下,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出汗、恶心、面色苍白等低血糖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人把“荔枝病”称为“低血糖脑病”或“低血糖急性脑病综合征”,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荔枝这么甜,为什么会导致低血糖?
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又称降血糖素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MCPG),这些物质通过抑制糖异生和脂肪酸代谢,干扰葡萄糖生成,容易导致低血糖。同时,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荔枝,会迅速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使血糖快速下降,如果进食大量荔枝的同时没有补充其他食物,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儿童的血糖自我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如果发生了荔枝病,症状较轻时,应立即摄入葡萄糖水、白糖水或蜂蜜,不建议用牛奶、巧克力或饼干等食物用于急救;如果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重症迹象,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到医院救治。
当然,不必“谈荔枝色变”,只有同时满足“空腹+短时间内大量+未成熟荔枝”3个条件,且出现严重低血糖时才可能发生后果严重的事件。科学食用荔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空腹食用,尤其是未成熟的荔枝。
适量食用,成人每日摄入不超过300克,大约10—15颗普通大小的荔枝,儿童减半,幼儿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