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高温天气健康 “吃冰” 指南,解锁清凉不踩雷

2025-07-03 17:20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孙淼 通讯员 楚欣龙 张岩 济南报道

  最近盛夏骄阳似火,热浪裹挟着滚烫的风扑面而来,让人燥热难耐。此时,最让人欲罢不能的,莫过于一头扎进空调房,左手抱着冰镇西瓜 “吨吨” 挖着吃,右手举着雪糕 “滋滋” 舔着品,再来口冰饮 “咕噜咕噜” 灌下肚,配上手机和沙发,这份夏日独有的惬意,瞬间驱散满身暑气。 可这份快乐要是被“妈妈们”撞见,大概率会收获一句恨铁不成钢的唠叨:“又吃冰!不知道伤肠胃啊?”

  许多人先入为主的认为“吃冰会伤害肠胃”,那么吃冰究竟会不会伤害我们的肠胃呢?作为人体 “消化司令部”,它自带一层超厉害的 “保护盾”——胃黏膜屏障,能扛住一定的温度冲击。在人体体温调节机制作用下,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当冷饮从口腔、食道一路“跋涉”进入胃部时,其温度会逐渐升高,向人体内部温度靠拢。所以,偶尔、适量地享用冷饮,一般不会对肠胃造成实质性伤害。

  不过,倘若频繁、大量摄入冷饮,那可就别怪胃 “造反” 了。频繁用冷饮 “攻击” 肠胃,相当于给胃来了场 “冰风暴”,可能会带来以下风险:

  削弱胃黏膜防御力

  频繁的冷刺激可能干扰胃黏膜的修复功能,增加胃炎、溃疡风险。

  诱发胃肠痉挛

  低温刺激可能引发胃部或肠道平滑肌痉挛,导致腹痛、腹泻。

  热量陷阱

  冰淇淋、含糖冰饮热量高,过量可能增加肥胖风险。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肆意享受冷饮带来的清凉,这些人群需谨慎:胃肠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和儿童;生理期痛经女性。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