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观平 | 三问尼山,让文明灯塔照亮前行正道
2025-07-09 06:4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一)
历史的草蛇灰线,常于细微处潜藏。
1990年12月,费孝通老先生在他80岁生日欢聚会上,就如何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给出了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5年后的今天,这一箴言,又回到了它的思想原点——曲阜尼山。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拉开大幕。
历史的价值,在于孕育未来。尼山是什么?有什么?论什么?当四海嘉宾一道叩问尼山,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交响就此展开。

(二)
尼山是什么?孔子诞生地!
拉开中华文明演进的经纬,尼山浇筑文化之“根脉”。
当《朱子语类》发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慨叹,也道出一个文明存续的关键转折。
跨越两千多年,孔子与尼山,人以山名,山以人显。身处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却为华夏奠定了“仁者爱人”的伦理基石,“克己复礼”的秩序智慧,“中庸之道”的平衡法则,“有教无类”的平等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精神。
自此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仰望人类思想进化的星图,尼山点燃思想之“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