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拔群文载道——解码“山岳名城”泰安的文化自信样本
2025-07-14 07:02 新华社
20世纪上半叶,因战乱滥伐,泰山一度“残林不足3000亩”。新中国成立后,泰安经半个多世纪植树、封山育林让泰山“复绿”。近年来,更增彩色植物,丰富森林层次,保持乡土树种原真性。
生态蝶变引百鸟来栖。2024年,当地爱鸟护鸟志愿者团队拍到从未现身的“飞行冠军”斑尾塍鹬。泰山野生鸟类已从2002年的155种增至374种。
优美的环境让更多人心驰神往。张娟是一名专注于传播泰山文化和风景的自媒体创作者,每次直播泰山四季景色,常吸引数万人观看。“通过镜头让各地游客领略泰山的自然风光和生态魅力,是我工作的巨大动力。”她说。
一脉青山,一城绿意。泰山的生态变迁史,映射出泰安市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
岱庙南临东岳大街,编号008的古槐树已伫立于此5个多世纪。当年修建城市主干道时,为了不让古槐树受到伤害,建设者考虑再三后放弃了异地移植的原方案。古槐树连同周围的一小块土地,变成车水马龙中的一块“绿洲”。
古树名木是泰山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守护古树名木,也是守望一方乡愁。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收录有泰山五大夫松、望人松、姊妹松等23株名贵古木。近年来,泰安对古树实行“一树一档”管理,配传感器、虫情测报灯等实施智慧监测。
如今的泰安,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这座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山岳名城,正绘就一幅青山绿水辉映、人文自然荟萃的优美生态画卷。

风华:登高必自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