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配眼镜哪里最好,9家热门眼镜店亲测对比
2025-07-14 11:03 海报新闻
流程已经精细化到了像剧本一样:
广告把你钓进来,“蔡司3折啦”“依视路2.5折啦”,你觉得捡到宝;
验光过程复杂到离谱,“多一步检测,多一分保障”,你开始相信专业;
镜片选完,镜框登场,不谈价格,先谈“感觉”:“戴上试试,这副超轻、无螺丝、很适合你这张脸。”
你说“不错”之后,才告诉你:“这副,1980。”
你一愣,他们马上加压:
“你镜片都选蔡司了,镜框不能将就,不然浪费了。”
“便宜的有,但不稳、易压鼻梁、撑不住镜片。”
此刻你已经陷入“高端搭配”的逻辑陷阱,
不买这副贵的,好像你整副眼镜就“白配了”。
但你不知道,这副卖1980的镜框,可能进价只要180块。
你省下镜片几百块,以为自己赢了,其实你只是走进了他们早就布好的利润陷阱。
他们用低价镜片套住你,
用话术把你推进高价镜框,
然后用心理预期彻底锁死你的选择。
这不是销售,这是认知收割。
所以你该记住的是:
看到蔡司3折、依视路2.5折,别马上冲进去,先冷静三问镜框:
有没有明码标价?
为什么要卖1980?
有别的实用替代款吗?成本是多少?
你不问,他们就敢拿几倍利润宰你;
你一问,他们就不敢下死手。
镜片是糖衣,镜框才是刀锋。
建议3、眼镜行业的“专家”头衔:别让虚假名号把你“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