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文化评析】打破博物馆边界,自然与城市都是展厅

2025-07-17 09:48   光明日报

  江西省金溪县,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7个中国传统村落、1.16万栋明清古建筑焕发新生;山西省绛县,雕刻、建筑、山水交融,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碰撞出独特魅力;湖南省长沙市,山水洲城间的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让人目不暇接……近年来,越来越多“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争相涌现,打破传统博物馆的空间束缚,将文化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可能是村落、街区,甚至整座城市,将自然环境、建筑风貌、民俗生活等都纳入“展品”范畴。在这里,悠久文明不局限于展柜之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歌一舞都成为文化鲜活而无垠的载体;在这里,历史与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在最初的生存脉络里可闻可感。可以说,“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是文化展示空间的高维拓展,是丰富文化“打开方式”的深刻变革。

  传统博物馆往往依托固定的时间、空间,展陈内容、形式、效果等难免受到束缚。而在“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里,更多元的文化因子以更直观、更生动、更有感染力的方式,释放着充足魅力。比如,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人们可以穿着民族服饰走过蜿蜒石板路,推开百年寨门领略错落有致的特色民居;也可以听婉转动人的独弦琴声随风飘扬,为高跷捕鱼绝技啧啧称奇。这种沉浸式体验,是文化与心灵的深度对话,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奇妙共鸣。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