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人一戏“扛”起泰山文化,82 岁匠人让皮影戏唱出国际范儿

2025-07-21 11:24   大众新闻客户端

  范正安与皮影的结缘始于1953年。那年,年仅8岁的他第一次看到皮影戏的表演,方寸幕布间跃动的光影、铿锵的唱腔瞬间打动了他幼小的心灵。“我太喜欢皮影了,但那时候小,不明白什么叫喜欢,但就是爱听爱看。到什么程度呢?晚上做梦,在梦里还在跟人学唱。”这份痴迷让他在两年后正式拜在泰山皮影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刘玉峰门下,成为传承弟子。从8岁到12岁,整整四年,他像一颗钉子,“长”在了皮影小剧场里,浸润在鼓点、唱腔和皮影的雕琢声中,打下了“十不闲”最深厚的童子功。

  范正安在工作室制作皮影。

  如今,82岁的他,依然雷打不动,每月演出数场,风雨无阻。每天上午,工作室里,他戴着老花镜,执着刻刀,在坚韧的驴皮上细细雕刻着新皮影的眉眼衣纹;下午的剧场中,他热情洋溢地演绎着关于泰山的传奇故事。

  “泰山皮影主要演泰山的故事,比如《碧霞元君》《东岳大帝》,但是我演得最多的还是《泰山石敢当》。”在范正安看来,石敢当这个名就值得去学习,“实打实地敢于担当!”

  古稀之年苦练英文,只为唱响泰山

  2014年12月底,一个特殊的任务摆在范正安面前:带着泰山皮影去美国演出。兴奋之余,一个巨大的挑战摆在眼前,年逾古稀的他,此前几乎没有接触过英文,如何让美国观众理解这承载着深厚泰山文化的唱词?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