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三伏天,不要迷信“网红养生法”

2025-07-29 09:30   解放日报

  比如,有些地方有“三伏天吃羊肉”的习惯,认为三伏天吃羊肉能补阳气。这就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体质偏热的人吃太多羊肉,就很容易长痘、便秘。而体质偏寒的人适当吃一点羊肉,就很合适。假如喝太多绿豆汤,说不定就会拉肚子。

  “最近我遇到一位身体不适的老病人。她说自己的生活一向很规律,平时很注重养生,就是水果吃得比较多。进一步询问,她才告知,因为看到网上说吃荔枝能补阳气,就连续吃了几天荔枝,结果导致口腔溃疡。”朱抗美举了一个门诊中非常普遍的例子。荔枝、芒果、榴莲、哈密瓜等都是热性水果,对体质偏热的人来说要适可而止。

  还有很多养生达人喜欢用艾叶泡脚。艾叶确实能够通阳气、温经散寒,但皮肤经常长痘、大便干的人,并不适合用艾叶泡脚。

  三伏天,也可以补一补

  夏天要不要进补?很多人认为,天热出汗多,补进去的营养容易随着出汗而流失。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朱抗美教授认为,三伏天也可以适当进补,而且食补为先,药补也可。她列出了以下食谱,供大家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

  补气。乏力、出汗多、气短、脸色淡、舌有齿痕的人群,可适当食用黄芪、生晒参、太子参、山药、扁豆、黄精。

  补血。头晕眼花、头发早白、记忆力下降、舌淡、月经量少的人群,可适当食用赤豆、红枣、枸杞、猪肝、桂圆、桑椹、阿胶。

  补阳。乏力怕冷、精神不振、大便溏、舌胖大的人群,可适当吃一点羊肉、牛肉、韭菜、鸡、红参。

  补阴。怕热、心烦、大便欠畅、口干、舌红少苔的人群,可以吃甲鱼、鸭子、黄鳝、西洋参、石斛、枫斗、百合、银耳。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