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筝鸣时评丨嬉笑怒骂间的时代叩问——评《戏台》的精神坚守

2025-07-29 10:04   大众网

  电影中最动人的呼应,莫过于《戏台》与刀郎《罗刹海市》的灵魂相通。陈佩斯与刀郎,两个光头艺术家,同样以一身傲骨对抗世俗的魑魅魍魉。刀郎用歌词痛斥“又鸟”“马户”的虚伪,陈佩斯则借五庆班班主的撞柱,控诉艺术被糟蹋的锥心之痛。七旬的陈佩斯在镜头前真摔真撞,撞向的不仅是柱子,更是对艺术被轻慢的悲愤,是“戏比天大”的信仰在现实面前的决绝。这种坚守,让人想起他为守护艺术底线归隐田园二十年的往事——他或许从未拿过世俗奖项,却早已在观众心中赢得了最沉甸甸的奖杯。

  坚守为根:老祖宗的魂与民族的骨

  影片中,霸王与虞姬在炮声中坚持唱完原版《霸王别姬》的情节,与“国家版本馆守护文化基因”的现实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大家也许不知道,咱们国家建立了四个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东南西北各一个,复制备份了中华文字种子基因库。即使核大战之后,我们也能抢先手重装系统恢复备份,再造华夏。无论是台上宁死不改戏词的艺人,还是台下为文化根脉奔走的守护者,都在诠释一个真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在于对“老祖宗的东西”的坚守。洪大帅可以用枪杆子改戏,却改不了人心对真实的渴望;强权可以一时横行,却压不住骨子里的血性。

  当影院灯光亮起,观众为银幕上的老人起立鼓掌时,这掌声早已超越了对一部电影的赞美。它是对“心怀明月”的坚守的认同,更是普通人对自身血性的一次确认。《戏台》用百年前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喧嚣,总有人在守护最珍贵的东西——那是艺术的尊严,是人性的光辉,更是一个民族历经千劫而不灭的根与魂。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