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人形机器人“更聪明”? ——看西安智造创新实践
2025-07-29 14:40 西安日报
“人形机器人要变‘聪明’,光有灵活的‘身体’(关节模组)是不够的,还得有真实环境的‘具身经验’。”高波解释说,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完成“看、听、摸、动”等动作,需要全方位的数据反馈。如,抓取杯子时的力度反馈、在斜坡行走的姿态调整、握手时的力度把控等,这类“具身经验”数据的采集成本高、难度大,但却正是机器人从“会动”到“懂动”的关键。聚焦行业这一痛点,智莱特正在构建“一体化关节、具身数据服务、柔性制造、专业场景服务”四大业务板块,以形成从核心部件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破局方案。
聚焦离散制造、康养、文旅、教育、家庭等场景,公司研发团队利用陕西的算力、绿色电力、高端人才等优势,通过数采机器人“星际D”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任务的数据,已形成垂域数据集。这些包含力度反馈、姿态调整的“实战经验”,正在让机器人快速掌握人类的操作逻辑,从“会动”向“懂动”加速进化。
“以优化握手动作为例,我们需反复采集不同角度、力度的触觉反馈,让机器人交互更自然。”郝家鑫说,目前“星际V”已能在展厅自主讲解,并规划路径。借助VLA技术整合视觉、语音、运动控制等要素,“星际 V”的“自主”能力已可形成特定场景适配的交互服务方案。
从展厅讲解、商超导览,到店铺营销、教育科研,再到文化旅游、家庭陪伴、辅助养老,以场景落地为支点,具身智能可从展厅的“演示者”变身各行业“工作者”,并由此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全面爆发。
政产学研协同:
西部具身智能制造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