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运河文化遗产因科技而“活化”

2025-08-01 09:20   齐鲁晚报

  作为京杭大运河中段的重要节点城市,济宁坐拥丰富的运河遗产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国家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具备打造“运河之都”品牌的坚实基础。李金陵建议,济宁应深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将资源转化为产品,以项目化推动深度融合,通过打造精品文旅线路,开发沉浸式体验、夜间文旅等新业态,设计“运河之都”主题文创产品等方式,让静态遗产变为动态体验,使济宁不仅成为承载历史的文化地标,更成为焕发时代活力的文旅打卡地。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王凡予则从创新发展角度提出,当前运河文旅虽涌现一批特色项目,但仍存在资源挖掘不深、产业融合不广等问题。他建议,济宁可加大文化传播力度,拓展主题研学、影视创作等衍生领域。在主题研学领域,可规划建设“儒家文化研学基地集群”与“运河文化沉浸式体验带”,推出分龄分层的研学课程体系:为小学生设计亲子研学营,通过六艺体验、论语故事剧场等形式,让传统文化融入孩童的游戏探索;为中学生打造运河实景课堂,在河道遗址、古码头边解读水利智慧与漕运历史。同时,要善用数字技术、智能设备等科技手段为文旅赋能,为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责编:刘国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