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东营老兵⑤ | 从战火纷飞到盛世家园 九旬老兵李子英用勋章见证誓言
2025-08-01 11:06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李彦涵 东营报道
当李子英老人布满褶皱的手轻轻拂过胸前悬挂的一枚枚纪念章时,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金属表面,折射出七十余载光阴沉淀的光芒。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党60周年……每一枚徽章都像一扇门,推开就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这位97岁的东营老兵目光沉静而深远:“打鬼子、揍美帝,就为争个好日子。如今,我替那些没来得及看到的战友们,亲眼看见了。”
少年枪声里的家国愿
1945年3月的垦利永安镇,空气里弥漫着焦土与血腥的气息。年仅16岁的李子英站在被日军“三光政策”焚毁的家园废墟上,日本兵的铁蹄碾过故土,永安镇在烧杀中化为灰烬。“非打鬼子不行!”老人斩钉截铁的声音穿透七十年岁月,“房子烧了,命悬一线,不拿起枪,哪有活路?”
他毅然投奔了渤海军区。第一次摸到冰冷的枪杆,这个农家少年心中奔涌的不仅是复仇的烈焰,更有一个模糊却坚定的憧憬:“把鬼子赶跑,让乡亲们能安安稳稳种地吃饭!”入伍仅半年,他就在博兴、惠民一带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亲眼见证不可一世的侵略者被缴械圈禁——少年手中的枪,终于为家乡挣来一片晴空。
然而和平并未如期而至。抗战硝烟未散,解放战争再次打响。在炮火连天的解放战场上,李子英从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机敏的骑兵通信班长。在淮海战役的壕沟里,他目睹了战争最残酷的一幕幕,但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后方成千上万的百姓推着小车,穿越炮火将粮食与衣物送进解放军的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