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内外贸一体化进程!青岛重点培育100家“三同”企业发展“三同”产品
2025-08-04 07:02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我们推动实施出口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认可处副处长江平介绍,依托行业组织协会和认证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以食品、农产品领域为重点,通过政策宣讲、认证培训等方式在全市培育“三同”企业100家,其中12家企业的相关产品通过“三同”产品认证。
福生公司就是全国首批“三同”示范企业,2016年就获得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三同”预包装食品认证证书。对企业来说,“三同”可以助其降低经营风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政企聚力促衔接拓渠道
有了“三同”认证,相当于获得了市场准入“通行证”。要实现“同质”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同标”。
在福生公司一间办公室里,满满一柜子文件,都是关于生产标准的。为了解决标准不一的困局,公司组建技术团队,专门设立标准制定小组,开展内外贸标准衔接工作。
同一生产线上的同一产品如何同时满足内外贸两套标准?“先合并同类项,再筛选不同点,同时遵循‘择其高’原则,即哪个标准更严格,就选用哪个标准。”福生公司质检部负责人王娟表示,生产“三同”产品,从研发开始就承担了两个市场销售的使命,因此从原材料开始就全部都按标准高的来选用。
生产“三同”产品要找到“最大公约数”,做到既控制成本,又满足不同准入标准,而这仅依靠企业单打独斗是很难实现的。